《氯代烴污染地下水原位生物及化學修復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正式發布
近日,由江蘇大地益源環境修復有限公司主編,并聯合海峽兩岸逾10家知名院所和專業公司共同參編的《氯代烴污染地下水原位生物及化學修復技術指南》團體標準,正式發布了征求意見稿。
鹵代烴是國內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類別之一,然而,國內環境修復領域從業者對地下水羽整體修復及管控理念的理解和技術知識儲備相對匱乏,工程實踐及技術耦合應用的經驗也嚴重不足。特別是聚焦于氯代烴污染地下水(含污染羽)的相對綠色、低碳的原位修復技術,國內更是缺乏相應的標準,非常不利于國內污染地下水修復行業的起步和健康發展,以及從業人員的技術提升。
為了填補這一空白,江蘇大地益源環境修復有限公司牽頭編制了《氯代烴污染地下水原位生物及化學修復技術指南》。該指南基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鹵代烴污染地下水修復技術集成與示范驗證(課題編號:2020YFC1808205)的最新成果,結合編制團隊的工程經驗及海外經驗總結,從技術可行性研究(涵蓋技術適宜性評估、小試、中試方法)、技術方案設計、施工/運行/監測三大方面,詳細闡述了適用于污染地下水源區/重污染區的表面活性劑強化原位淋洗,適用于污染地下水羽主體或前端的原位化學氧化(應用過硫酸鹽)、原位化學還原、強化原位厭氧生物修復、生物地球化學轉化等五項國際上已成熟應用的技術,根據污染地下水羽不同區域的污染、水文地質及生物地球化學條件特征或單獨應用或耦合聯用的指導方針、應用規范,本團標提出的貫穿修復設計刻畫、技術方案設計,和規模實施/運行/監測這三階段的動態優化理念,以及第10章提出的通過四層篩選決策最優技術方案的方法論都是對國外先進理念的借鑒、吸收,及創新。《氯代烴污染地下水原位生物及化學修復技術指南》(征求意見稿),致力于為行業留下一本富有指導意義、實踐價值的技術指南。
-------------------------------
江蘇大地益源環境修復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國內最早專業從事環境污染修復技術研究、咨詢服務、工程施工的企業之一。公司業務領域涵蓋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復,固廢危廢處理,礦山環境治理,垃圾填埋場治理,農用生態修復,污染場地調查及風險評估等。公司擁有省級技術研發平臺4項、市級平臺3項,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十多項,申請專利75項,授權專利49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承擔和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11項。